群口铄金的成语故事


群口铄金

拼音qún kǒu shuò jīn

基本解释铄:熔化。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。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。

出处宋·李纲《谢亲笔札子》:“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,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群口铄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群口铄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鸡鸣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。”
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说一不二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
凿壁借光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捞一把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捞一把,可是越捞越深。”